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11月4日下午,学校与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合作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安徽名人馆隆重举行。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红星带队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书记、处长杨圣兵热情接待学校一行,双方共同见证合作启航。

杨圣兵代表管理处致欢迎词,详细介绍了两馆基本情况及近年来思政教育共建成果。他强调,此次学校的合作,是推动红色资源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下一步,管理处将以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抓手,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通过沉浸式课堂、主题展览、文物故事讲解等多元载体,为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吴红星代表学校向管理处致以诚挚感谢,提出四大合作路径,推动馆校协同育人走深走实。一是深化人才双向赋能:聘请两馆资深专家、研究骨干担任学校产业教授,以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脉络活化思政课堂,打破理论教学边界;同时,遴选学校优秀教师与学生组建志愿讲解队伍,深度参与场馆服务,实现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播的双向奔赴。二是聚焦专业精准共建:紧扣文物修复、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紧缺人才需求,发挥学校职业教育优势,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文化事业发展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专业力量。三是推动资源深度融合:系统整合两馆革命文物、历史文献、名人手稿等优质资源,将其转化为思政课案例库、实践教学素材包,让静态的史料变为动态的教育内容,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的历史厚度与文化温度。四是打造育人品牌矩阵:联合策划红色主题教育、徽文化研学、场馆实践教学等系列活动,构建“馆校联动、课内外结合”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文化养分,真正实现家国情怀的厚植与品德修为的锤炼。

与会人员围绕基地建设细节、实践课程设计、常态化合作机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交流。双方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并为徽商职业学院-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揭牌。
仪式结束后,吴红星一行在杨圣兵的陪同下参观了安徽名人馆。未来,双方将聚焦品牌化建设与实效性落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构建“资源共享、成果共促”的常态化育人体系。
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副处长汪炜、彭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及思政课教师代表参加签约座谈。
(文/图:叶金丽;审核:宋邦林、张林;责编:郑雨嫣)